第二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暨主题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3月28日,第二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暨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区(县)劳动教育教研员、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校长、教师代表300余人参与活动,共同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廖大凯出席研讨活动并讲话。
研讨活动以“真实·融合·成长——推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专家报告、课例展示、实地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全面呈现我省在中小学劳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
活动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研究员作题为《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的方向定位》的讲座,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未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趋势、新机制、新路径。
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围绕区域推进劳动教育作经验分享。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双流区怡心第一实验学校、德阳市青云山路小学、南充市嘉陵区安平小学聚焦学校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作专题交流。
研讨活动现场展示了传统工艺制作任务群劳动课“拓春色,印自然”“缠花绘春”,服务性劳动任务群劳动课“自行车管家”和语文与劳动融合课“踏入北宋的烟火人间”4节课例,直观呈现了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实施中“劳动之问”“劳动之行”“劳动之美”“劳动之悟”四模块组合的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范式,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借鉴参考。
参与人员实地考察了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及数字化劳动教育评价系统,现场观摩学生开展推磨制作豆花、挖地齐垄、喂养家畜、钩编编织、产品售卖等劳动实践活动,亲身品尝与体验学校劳动教育取得的实效与成果。
参加研讨活动的校长、老师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围绕“真实·融合·成长”劳动教育实践逻辑,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路径,推动四川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高质量实施再上新台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