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征集和评选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结果的通知
川教研〔2017〕51号
各市(州)教科所(院):
根据“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征集和评选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的通知”要求,各市(州)教科所(院)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共选送上报我所194件作品。我所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了评审,其中微课作品78件(一等奖13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 41个)。教学设计、课件、论文共91件(一等奖13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48个)。录像课25件(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3个)。
按照《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手册》的相关规定,评选结果经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评选结果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7年10月30日
附件
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评选结果
微课作品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题目 | 单 位 | 获奖等级 |
高源方 | 微课 | 探究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 |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 一等奖 |
黄 燕 | 微课 | 化学式和化学式的意义 | 广元利州区上西中学 | 一等奖 |
黄 永 | 微课 | 气体的制备专题复习 | 威远县严陵中学 | 一等奖 |
简 洁 | 微课 | 微观角度看变化 |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 一等奖 |
李红轮 | 微课 | 元素的概念 | 安州区沙汀实验中学 | 一等奖 |
李旷怡 | 微课 |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成都三十七中 | 一等奖 |
聂学钰 | 微课 | 中和反应 | 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 一等奖 |
汪晓琴李逢春 | 微课 |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 海螺沟中学 | 一等奖 |
王 平 | 微课 | 溶液形成的奥秘 | 四川省乐山市第五中学 | 一等奖 |
王 洁赖井琼 | 微课 | 燃烧与灭火 | 广福中学 | 一等奖 |
徐 茜 | 微课 | 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 | 成都铁中府河学校 | 一等奖 |
杨永俊 | 微课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 一等奖 |
张 溦 | 微课 |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题 |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 | 一等奖 |
安 敏 | 微课 | 中和反应的探究 | 彭山区第二中学 | 二等奖 |
陈露露 | 微课 | 化肥 | 成都市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 二等奖 |
郭 英 | 微课 | 化学肥料 |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李小刚 | 微课 | Ca(OH)2露置空气中成分的探究 | 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梁树超 | 微课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二等奖 |
梁维维 | 微课 | 粗盐提纯 | 遂宁二中 | 二等奖 |
林 伶 | 微课 | 分子和原子 | 成都十一中 | 二等奖 |
刘 敏 | 微课 | 溶解度曲线 | 安岳中学 | 二等奖 |
刘洪霞 | 微课 | 酸与碱的反应 | 甘洛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 二等奖 |
刘顺富 | 微课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什邡南泉道平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刘智权 | 微课 | 海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 乐山市罗城初中 | 二等奖 |
卢永金 | 微课 | 燃烧的条件 | 广元剑阁中学 | 二等奖 |
邱 云 | 微课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 二等奖 |
任伦义 | 微课 | 溶液 | 松潘县小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 二等奖 |
宋 芸 | 微课 | 电解水实验 | 德昌民族中学 | 二等奖 |
唐宇驰 | 微课 | 离子的形成 | 九寨沟县七一南坪中学 | 二等奖 |
王荣斌 | 微课 | 酸碱中和反应(一) | 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温丽娟 | 微课 | 中和反应 | 自贡市贡井成佳中学 | 二等奖 |
夏帆蕃 | 微课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 二等奖 |
熊运川 | 微课 | 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 | 开江县回龙职业中学 | 二等奖 |
余炳波 | 微课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四川省荥经中学 | 二等奖 |
余军国 | 微课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 恩阳第一初中学 | 二等奖 |
张 潇 | 微课 | 酸碱中和反应 | 什邡双盛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张馨匀 | 微课 | 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汇总 |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 二等奖 |
曹 丽 | 微课 | 《燃烧和灭火》 | 丹巴县半扇门中学 | 三等奖 |
陈 刚陈玉斌 | 微课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丹巴中学 | 三等奖 |
邓小红 | 微课 | 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 安岳县忠义九义校 | 三等奖 |
龚大周 | 微课 |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 安岳县人和九义校 | 三等奖 |
龚昭秀 | 微课 | 水的净化 | 金阳县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何 庆 | 微课 | 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 | 邛崃市文昌中学校 | 三等奖 |
何 颖 | 微课 | 化学式的简易写法 | 九寨沟县中学 | 三等奖 |
蒋和平 | 微课 | 酸碱盐的题型之一鉴别 | 大英县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金 磊 | 微课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宜宾市二中 | 三等奖 |
柯 军 | 微课 | 《分子与原子》 | 平昌县信义小学 | 三等奖 |
冷元红 | 微课 | 化学 绪言 | 成都二十中 | 三等奖 |
李 均 | 微课 | 金属的活动性 | 德昌县第三中学 | 三等奖 |
李双凤 | 微课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中江县永太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刘 敏 | 微课 |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 大英县中学 | 三等奖 |
刘 平 | 微课 | 空气的组成 |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刘蜀威 | 微课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威远县镇西中学 | 三等奖 |
罗庭东 | 微课 | 初中化学推断题教学 | 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马学美 | 微课 |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 小金县达维中学 | 三等奖 |
苗燕林 | 微课 |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泸县潮河镇学校 | 三等奖 |
潘露瑶 | 微课 | 元素 | 江阳区通滩中学 | 三等奖 |
宋颖佶 | 微课 | 水的净化 | 青神县初级中学校 | 三等奖 |
孙 雯 | 微课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 内江二中 | 三等奖 |
唐 敏 | 微课 | 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 | 泸县城西学校 | 三等奖 |
唐斌华 | 微课 | 关于物质“变质”的实验探究 | 茂县八一中学 | 三等奖 |
田 毅 | 微课 |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 德昌中学 | 三等奖 |
王 倩 | 微课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乐山市牛华中学 | 三等奖 |
王成银 | 微课 | 初中化学中的物质推断题 | 万源市城南中学 | 三等奖 |
王元元 | 微课 | 探究NaOH与CO2反应 |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吴兴杨 | 微课 | 关于燃烧 | 乐山市夹江外国语学校 | 三等奖 |
许冰洁 | 微课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乐山市博睿特外校 | 三等奖 |
严成丽 | 微课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广元青川骑马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杨 欢 | 微课 | 《酸和碱的反应》 | 平昌县尖山小学 | 三等奖 |
杨 丽 | 微课 | 《如何根据化合价书写方程式》 | 巴中中学 | 三等奖 |
杨 莉 | 微课 | 氧气的制取 | 丹棱县文汇中学 | 三等奖 |
杨 润 | 微课 | 分子的性质 | 广元旺苍九龙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余 平 | 微课 | 氧气的性质 | 荥经县严道一中 | 三等奖 |
余晓川 | 微课 |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 开江县任市中学 | 三等奖 |
袁显英 | 微课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 乐山市龙孔中学 | 三等奖 |
张心梅 | 微课 | 催化剂 | 达川区五四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赵 波 | 微课 |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问题 | 绵阳市富乐国际学校 | 三等奖 |
钟红英 | 微课 | 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教学设计、课件、论文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题目 | 单 位 | 获奖等级 |
李华连 | 教案课件 | NaOH溶液变质的探究 | 巴中中学 | 一等奖 |
刘晓玲 | 教学论文 | 如何通过活动元设计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 成都市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 一等奖 |
卿立芬 | 教学论文 | 关于活动元运用于环境污染实验的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 武侯实验中学 | 一等奖 |
刘 平 | 教案课件 | 金刚石、石墨和C60 | 三台外国语学校 | 一等奖 |
代爱华 | 教学课件 | 灭火原理 | 大英县智水初级中学校 | 一等奖 |
陈玲琳 | 论文 | 农村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大竹县童家镇中心小学 | 一等奖 |
葛万明 | 教案课件 | 空气的成分 | 德阳外国语学校 | 一等奖 |
叶内明 | 课题论文 | 微课与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整合的调查研究 | 绵竹市教育信息与装备中心 | 一等奖 |
任坤莲 | 教案课件 |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研究》 | 康定县三中 | 一等奖 |
梁树超 | 教学设计 |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一等奖 |
刘 芳 | 论文 | “问题链”融合“活动元”教学模式初探 | 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 一等奖 |
陈玉梅 | 教案课件 |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 | 三原实验学校 | 一等奖 |
李文高 | 教学课件 | 燃烧与灭火 | 德昌县民族初级中学 | 一等奖 |
钟宏亮 | 教案课件 | 《溶液的形成》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二等奖 |
陈平平向 霞 | 教案课件 |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二等奖 |
王艳玲 | 教学设计 | 复分解反应条件 | 蒲江县寿安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陈 博 | 教学设计 |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 |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 二等奖 |
张 焱 | 教学论文 | 活动元教学下的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案例研究 |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 二等奖 |
蒋仕明 | 教学论文 | 浅谈基于核心问题的“活动元”教学 | 二等奖 | |
宋林玉 | 教案课件 | 质量守恒定律 | 丹棱县双桥中学 | 二等奖 |
王凌月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探究 | 乐山市延风中学 | 二等奖 |
曹 玲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 二等奖 |
卿晓萍 | 教案课件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江油市青莲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唐 斌 | 教学课件 |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 大英县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黄仁平 | 课题论文 | 微课不“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微课堂 | 遂宁绿然国际学校 | 二等奖 |
罗 涛 | “活动元”教案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 荥经县新添中学 | 二等奖 |
沈艳君 | 教学课件 | 溶解度曲线 | 茂县七一中学 | 二等奖 |
周智清 | 教学设计 | 燃烧与灭火 | 大竹县竹北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叶世华 | 教案课件 |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 德阳七中 | 二等奖 |
包维俊 | 教案课件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广汉实验中学 | 二等奖 |
夏 天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白玉县中学 | 二等奖 |
吕智军 | 教学课件 | 分子和原子 | 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 二等奖 |
李 勤 | 教学课件 | 生活中常见的盐 | 广元利州大东英才学校 | 二等奖 |
赵杨周 | 论文 | 用CO还原CuO的思考与改进 | 广元利州大东英才学校 | 二等奖 |
李 波 | 教案 | 燃烧和灭火 | 北大培文宜宾国际学校 | 二等奖 |
严正琼 | 课题研究 |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趣味化微型化实践研究 | 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聂正碧陈 林 | 课题研究 | 学生自主开展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 | 攀枝花市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中学 | 二等奖 |
吴显刚 | 课题成果 |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析 | 东兴区教研室 | 二等奖 |
彭素英 | 教学课件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内江二中 | 二等奖 |
吴 静 | 课题论文 | 浅谈初中化学关于活动元教学和微课教学的融合 | 南充市仪陇县瓦子小学校 | 二等奖 |
张玲莉 | 教案 |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泸县城北中学 | 二等奖 |
王维淑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质量守恒定律 | 安岳县南熏九义校 | 二等奖 |
谢遇林 | 论文 |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尝试 | 安岳县来凤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朱丽莉 | 教案课件 | 《水的电解》活动元教学设计 | 平昌县镇龙中学 | 三等奖 |
李 鸿 | 教案课件 | 《水分子的运动》 | 巴中中学 | 三等奖 |
向 霞 | 课题论文 | 《浅析初中化学如何高效复习》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三等奖 |
毛 鸿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粗盐的提纯 | 彭山区第二中学 | 三等奖 |
毛 鸿 | 活动元教学课件 |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 彭山区第二中学 | 三等奖 |
邵俊如黄永红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青神县实验初中、青神县教研室 | 三等奖 |
曾玉萍 | 教案课件 | 水的净化 | 丹棱县仁美中学 | 三等奖 |
毛永清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 乐山市实验中学 | 三等奖 |
许冰洁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常见的酸和碱 | 三等奖 | |
田德平 | 教案课件 | 酸碱中和反应(第1课时) | 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杜 鹃 | 教案课件 | 元素 | 东辰国际学校 | 三等奖 |
蒋 雪刘 敏 | 教学课件 | 物质的鉴别 | 大英县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周吉树 | 课题论文 | 让自主探究成为初中化学教学常态 | 四川省射洪县官升学校 | 三等奖 |
黄仁平 | 课题论文 | 初中化学作业的优化 | 遂宁绿然国际学校 | 三等奖 |
张 琴 | 课题论文 |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识记的研究 | 船山区复桥初级中学校 | 三等奖 |
张文娟 | “活动元”教案和课件 | 绪言-化学使世界绚丽多彩 | 天全县始阳中学 | 三等奖 |
冯丽娟 | 教学课件 |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汉源县唐家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赵明飞张远孝 | 教学设计 | 蛋白质的变性 | 万源市沙滩学校、万源市中小学教研室 | 三等奖 |
谭会林王成银 | 课题成果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习题教学研究 | 万源市职中万源市城南中学 | 三等奖 |
陈忠安陈守衎 | 课题成果 | 《初中化学微课开发及应用的初步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 万源市城南中学、万源市大沙学校 | 三等奖 |
颜尧武 | 教学设计 | 金属的化学性质2 | 大竹县竹北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廖方敏 | 教案课件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广汉市新丰中学 | 三等奖 |
李发益谢小琴 | 教案课件 | 酸碱中和反应 | 广汉市雒城镇第三中学 | 三等奖 |
祝国伟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甘孜州稻城县中学 | 三等奖 |
秦阳兵舒红荣 | 课题论文 | 《民族地区网络资源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应用的研究》研究报告 | 泸定县第一中学 | 三等奖 |
张丽蓉冉智勇 | 课题论文 | 《氢氧化钠的性质》 | 康定中学 | 三等奖 |
王行均 | 课题论文 | 《化学方程式配平之我解》 | 白玉县中学校 | 三等奖 |
钟朝柳 | 教案课件 | 《元素》 | 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 三等奖 |
柳永志 | 教学课件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广元青川沙溪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向 海 | 教学设计 | 溶解度曲线 | 东城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梁树超蹇玉伟 | 课题研究 | “农村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小组活动研究 ”课题 |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剑门关中学 | 三等奖 |
邱 云 | 教案 | 分子和原子 |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 三等奖 |
李林玉 | 教学课件 | 如何判断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 宜宾市二中 | 三等奖 |
曾小英 | 教学课件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洛表镇中学 | 三等奖 |
郑 林 | 教学课件 | 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酸、碱、盐溶液除杂问题活动元教学设计 | 高县柳湖中学 | 三等奖 |
吴国锋 | 论文 |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方法初探 | 龙文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刘云琼 | 教学设计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 资中一中 | 三等奖 |
缪学君 | 教学论文 | PBL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资中一中 | 三等奖 |
杨 刚 | 教学课件 | 化学与材料研制 | 隆昌县第二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王荣斌 | 教学课件 | 溶液的酸碱性 | 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黄文周杜彩华 | 课题论文 |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方式策略研究 | 西充教研室 | 三等奖 |
张国波 | 教案 | 酸的通性 | 纳溪区上马中学 | 三等奖 |
张伦兵 | 教案 |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 泸州市江阳区梓橦路学校 | 三等奖 |
蒋全明 | 活动元教学设计(课件) | 化学式与化合价 | 安岳林凤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赵建奎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氧气 | 安岳县通贤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陈飞鹏 | 论文 |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分析 | 安岳县东胜九义校 | 三等奖 |
陈佳琴欧桂兰 | 论文 | 巧设情境 事半功倍 | 甘洛县教研室、甘洛县民族中学 | 三等奖 |
欧桂兰 | 教学设计 |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 甘洛县民族中学 | 三等奖 |
录像课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题目 | 单 位 | 获奖等级 |
陈平平 | 录像课 |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一等奖 |
刘 琛 | 录像课 |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 | 成都高新大源学校 | 一等奖 |
陈 虹 | 录像课 |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 | 自贡市富顺二中 | 一等奖 |
吴 琳 | 录像课 | 酸碱中和反应 | 安岳中学 | 一等奖 |
钟宏亮 | 录像课 | 《溶液的形成》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二等奖 |
王 谦 | 录像课 | 再识化学用语 |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 | 二等奖 |
黄雅莉 | 录像课 | 实验室中的酸碱盐 |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 二等奖 |
薛祥文 | 录像课 | 化学肥料 | 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 二等奖 |
刘增莲 | 录像课 | 我们周围的空气 | 彭山区第三中学 | 二等奖 |
辜超英 | 录像课 | 化学用语专题复习 | 自贡市德铭中学校 | 二等奖 |
杨 梅 | 录像课 | 燃烧与灭火 | 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周朝云 | 录像课 | 分解反应 | 冕宁县民族中学 | 二等奖 |
尹富容 | 录像课 | 酸碱中和的教学设计 | 乐山市马边大院子中学 | 三等奖 |
马欣洁 | 录像课 |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 三等奖 |
杨 波 | 录像课 | 常见酸碱 | 雨城区第二中学 | 三等奖 |
彭 敏 | 录像课 | 化学用语复习 | 雨城区大兴中学 | 三等奖 |
聂红钧 | 录像课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 四川省汉源县第三中学 | 三等奖 |
彭奉林 | 录像课 | 《酸碱盐》复习 | 宝兴县硗碛藏族中学 | 三等奖 |
舒艺能 | 录像课 | 化学肥料 | 自贡市富顺县板桥中学 | 三等奖 |
罗光华 | 录像课 |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自贡市富顺县福善镇观乐九年制学校 | 三等奖 |
高国华 | 录像课 | 质量守恒定律 | 九寨沟县七一南坪中学 | 三等奖 |
刘亚琴 | 录像课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绵竹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王 奕 | 录像课 | 水的净化 | 广元苍溪五龙中学 | 三等奖 |
陈明书 | 录像课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青川乔庄初中 | 三等奖 |
喻彩霞 | 录像课 | 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复习) | 安岳实验中学 | 三等奖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